康复,让患者重绽笑颜

——记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李丽

  □易宣怀 杜晓林 王凯
  
  3月30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笔者见到了坐着轮椅的她。
  2018年春节,跟往年一样,她作为科主任坚持值班。除夕夜,按惯例到病房慰问每位留下过年的患者,因为过度疲劳,不慎跌倒,导致足骨骨折,她坚持忍着疼痛,直到看完所有患者后,才去检查,发现已骨折移位,伤情加重。
  骨折期间,她仍不顾“少负重、多休息”的医嘱,竟然拄拐到科里坚持工作,接到电话慰问,还开玩笑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马上就好了。”
  她就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李丽。多年来,她倾注心血于专科建设,奉献爱心给患者和同事,成为患者爱称的“玫瑰妈妈”,同事心中的“爱心家长”。她探索创立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搭建起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的桥梁,让一位位遭受意外的患者重绽笑颜,重新找回生活的尊严与意义。
  
  一体化诊疗 助患者回归社会
  2008年1月,曲艺演员张猛(化名)经历了一场“噩梦”。在随单位准备装台演出时,不慎跌入乐池致伤,经医院诊断为工伤C6(颈)骨折,截瘫、四肢无力,属于一级伤残,丧失了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沉重的打击让张猛一度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的勇气,焦急的家人慕名找到李丽,从此李丽便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生导师”。
  李丽为张猛做全面功能评价,并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方案。经历了运用康复方法诱发肢体仅存的部分功能、训练坐立姿势、适应社会三个阶段,张猛带着矫形器将舞台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闲暇写写剧本,上传的相声作品还赢得很多粉丝,生活重回精彩!
  “这就是康复医学的意义。”李丽说,“虽然无法治好他的高位截瘫,但我们能够帮助他回到现实中来,跟正常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个人价值!”
  李丽已经记不清曾帮助过多少患者重回社会,找到了人生的新航向,但每一位患者“凤凰涅槃”的背后,都有她辛勤的汗水。
  “李主任身上永远充满了干劲!”护士长张善欣告诉笔者,李丽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风雨无阻,从来没有因家事请过假。“女儿上小学时,她还常带着孩子在医院加班,女儿就在办公室写作业,累了就在沙发上睡一会。”张善欣说,病房俨然成了李丽母女的“第二个家”。
  “只要患者需要,我就得努力做好!”在李丽看来,康复医学不仅仅是临床医学的延伸或者重复,更是医学的第四方面,更加关注人的整体和人社会属性的恢复。康复过程需要多个专业协同进行,不仅需要现代医学中的理疗、运动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传统中医的针灸、推拿、音乐疗法等助其恢复,还需要康复护理提供专业指导,以及必要的心理干预,帮助其重建信心。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李丽带领康复团队,发挥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省重点学科、多专业人才、特色康复技术等平台优势,探索建立起多专业一体化的康复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融合现代康复技术与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技术的多专业综合诊疗方案。
  目前,康复中心已开展康复评定、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假肢矫形、言语治疗、音乐疗法、心理疗法、针灸、推拿、理疗、工娱、中药熏蒸等12个中西医结合康复服务项目专业,形成了功能完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医疗体系,在这里,患者可以得到多专业一体化专业技术团队的诊断评估、制订方案,进行多专业一体化的综合康复治疗。
  李丽团队还将康复治疗延伸到医院外。来自济南平阴县的农民贾思亮,因一次摔伤造成重度颅脑损伤,四肢活动不灵、二便控制不良。在康复中心,李丽不仅为其制订了个性化综合康复方案帮助他在辅具的支撑下站了起来,还联系专业公司为他家免费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帮助他顺利适应家庭生活。职前评估、家庭随访……李丽和团队坚持的后续康复治疗帮助一个又一个“老贾”回归了生活,重获生命的尊严。
  
  攻坚克难 传承创新
  “中医的整体观念为康复医学提供了智慧的源泉!”李丽刚接触康复医学时,还是一个新兴概念,她却看到传承千百年中医的闪光点。虽然中、西医在康复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所服务的对象却是相同的,最终目标也是一致的。中医整体的康复观不仅关注形体上的康复,还包括精神上的康复,让人体康复与自然环境相统一,人体康复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中国古代太极拳、八段锦都蕴含着独特的康复技术。
  让传统中医在康复医学中再现活力,搭建起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的桥梁,让更多患者受益。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李丽大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优势:在传承中医经络学理论和推拿技术的基础上,努力钻研、精益求精。以中医脏腑功能观为理论基础,经络辨证为康复诊疗依据,李丽创新性地将现代康复诊疗技术与传统康复技术紧密融合,形成了多项科研技术成果。
  以“悬吊推拿运动技术”为代表的中西医融合康复诊疗技术,开拓性地提出了经络学理论与现代医学解剖和生物力学相关性的研究思路,受到国内外本领域研究机构与学者的关注与高度重视,目前,已在国内外进行了30余次专题学术讲座,培训国内外学员3000余人。
  “督脉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横断损伤大鼠BDNF及其受体TrkB的影响”的科研成果,不仅从行为学上,而且从基因水平上证实了针灸治疗脊髓横断损伤神经恢复的机理,解决了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这一世界性难题,并应用于临床,使上千名脊髓损伤患者重返社会。为此,该项成果荣获了山东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中心还开展了督灸治疗脊髓损伤所致腰背肌痉挛、脐疗隔物灸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所致尿潴留、五行音乐疗法结合水疗床治疗中风病后抑郁等中医特色康复疗法,得到患者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几年前,李丽敏锐地认识到,培养中医康复人才迫在眉睫,2006年便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共同成立康复医学系,并亲自担任系主任,每年接收50余人,自2008年带教康复专业硕士生20余人,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倾囊相授,为中医康复医学培养了一支后备军。
  “李老师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该批评的时候也不留情面。”一位在读研究生告诉笔者,李丽常常在结束一天忙碌后,晚上加班加点指导学生学习,因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时常辅导到凌晨。“李老师会帮助每一位学生确立研究方向并协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他谈道。李丽还经常带研究生参加她牵头的国家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在她的引导下,不少研究生在读期间便完成了多篇论文并在国家科技核心期刊发表。
  “我的学生有在广州的、日照的……奉献于康复事业,都很出色!”说起自己的学生,李丽露出笑容,这或许是让她最欣慰的事之一。
  
  人文医学 康复更温暖
  “李主任就是我的‘玫瑰妈妈’。”一提到李丽,已过不惑之年的患者吴玉美眼眶湿润了。她几年前因车祸左大腿截肢,“那时候我觉得自己一下子成了废人。”吴玉美说,康复期间母亲的忽然去世,更让她失去了精神支柱。
  不仅是治疗,更是精神的力量。吴玉美说,李丽无微不至地关心、帮助和鼓励给了她生命的力量和勇气。对于自己经常给李丽造成的“骚扰”,吴玉美还有些不好意思:半夜睡不着,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李丽,一个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可吴玉美不知道的是,很多次当她安心地挂断电话后,李丽却陷入失眠状态。
  “真心对待一个患者容易,对十个患者也不难,对一百个患者就需要付出坚持和耐心!”李丽说,自从学医的第一天,“大医精诚”四个字就刻在了心里。
  康复医学是最需要人文关怀的学科,所面对的患者,很多正在经历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而一个好的康复医生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交流中,李丽谈的更多的不是技术,而是理念和结果。无论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还是引入音乐疗法、开设心理诊室、开展多专业一体化综合诊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使患者机体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复,重返社会,找到生命的意义。
  正如康复医学先驱H、A、腊施克教授所说:“康复不仅依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依靠人们的爱心和人道主义精神,以及社会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以促进残疾人改善身心功能,振奋精神,达到生活自立的目标,并在社会上取得平等的地位。”
  在李丽的心中,病人永远居第一位!2017年,李丽因过度劳累,出现心包积液,面对同事的劝慰,她却说:“没事没事,还有患者等着我去查体。”最后虽然被强行接受治疗,但住院期间,却没落过一次查房,还常常忘记按时服药,导致病情反反复复近三个月。
  “因为患者需要我!”回忆起1999年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学习现代康复医学时的场景,李丽仍记忆犹新,“每当走进诊室,看到患者渴望的眼神,感受到患者的信赖,就让人无法离开!”也正是从那时起,她更理解了康复医学对生命的意义。
  术道并存,方得始终。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李丽先后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全国中医药康复保健优秀人才”、全国中医医院医疗业务管理优秀工作者、山东省卫生系统“巾帼建功岗位明星”、山东省卫生系统三八红旗手、山东省卫生系统“两好一满意”示范标兵,荣立三等功两次,并获得“山东省医师奖”。但她觉得,没有什么比患者重绽笑容让她更开心的了。
  李丽在为患者解读检查报告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训练大厅
  李丽在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

立即打开 权威 价值 品质 第一时间阅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