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峰会,开启新时代上合发展新征程

  □新华社发  图为青岛港前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为青岛乃至山东加快融入“一带一路”进程提供了重要机遇。

  □ 本报记者 赵 君 张依盟

  “我们商定,恪守《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宗旨和原则,弘扬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坚持睦邻友好,深化务实合作,共谋地区和平、稳定、发展大计。”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同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时说,青岛峰会期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以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共同描绘上海合作组织进入历史新阶段的发展蓝图,并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安全合作、经贸往来、人文交流……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以共同发展为目标,上合组织走过17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作为扩员后的首次峰会,青岛峰会全面规划了上合组织未来发展蓝图,开启了上合发展新时代,也为全球治理理念与实践贡献了“上合智慧”和“上合方案”。
  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回顾上合组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高度评价上合组织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阐述“上海精神”的独特价值,提出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五项建议。登高望远的判断,务实亲和的倡议,为站在新起点的上合组织注入发展动力,赢得与会嘉宾高度认同。
弘扬“上海精神”
破解时代难题

  “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超越了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掀开了国际关系史崭新的一页,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在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世界发展既充满希望,也面临挑战,我们的未来无比光明,但前方的道路不会平坦。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17年来发展的根基,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形成文化共存、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的思维体系,更是在单边主义、零和博弈思维呈抬头趋势的背景下为世界树立民主、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典范。回首过往发展历程,“上海精神”催生了强大凝聚力,激发了强烈合作意愿,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共建和谐家园的精神纽带。
  “‘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区别于其他国际组织的显著特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研究中心秘书长邓浩说,经过17年发展,“上海精神”被证明是上合组织最大的成功经验和最大的成功之处。特别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说明了“上海精神”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扩大。“上海精神”是为世界贡献的上合力量和智慧。
  新起点,新征程,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习近平主席系统提出五大观念——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要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主任马风书教授说,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上海精神”要持续下去,要得到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必须赋予其新的理念。为此,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五大新观念:新发展观、新安全观、新合作观、新文明观、新全球治理观。“这些新观念不仅体现了中国智慧,也完全合乎世界各国对国际关系未来发展的期待。而且,这些观念作为上合组织的观念提出来,有利于提升该组织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17年来,‘上海精神’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拓宽延伸。为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首次系统性提出应秉持‘5个观’——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中国石油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黄方教授说,习近平主席关于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为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新形势下,让“上海精神”焕发新的时代生机,辉映上合组织发展的崭新航程,不仅关系上合组织成员国超过30亿人的福祉,也关乎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的共同命运。
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习近平主席在青岛峰会上提出五项建议: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共同拓展国际合作的伙伴网络。这些建议,既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也有具体可行的目标要求,指明上合组织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为站在新起点的上合组织注入发展动力,赢得与会嘉宾高度认同。
  这次峰会取得重大成果,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联合声明》等文件,批准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未来5年实施纲要。
  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是上合组织的重要使命。习近平主席在青岛峰会上指出,要继续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齐心协力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同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时,他说,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各国面临许多共同威胁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或独善其身。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
  17载风雨同舟,以共同体意识为基础,上合组织成员国塑造新型国家间关系准则,遵循协商一致原则共商组织发展大计,实现了成员国自身发展与地区共同发展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上合组织成员国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支柱,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这一理念也深深地镌刻在上合组织的行动纲领中。”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林学启教授说,上合组织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魅力,诠释了结伴而不结盟、合作而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同时,上合组织成员国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已是大势所趋,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合作共同体已经或正在形成。相信上合组织必将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青岛峰会上的讲话,与其在2013年以来历次峰会上的讲话,理念上一脉相承,内容上不断拓展丰富。”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教授说,习主席描绘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愿景,那就是“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在中国社科院欧亚所研究员李永全看来,上合组织的特点是,各国经济规模、发展程度差异都很大,但践行“上海精神”,上合成员国之间不分大小、强弱,真诚相待、平等相处,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上海精神”所倡导的国家关系原则与中国提出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在上合框架内体现得是最好的。
  邓浩认为,“两个构建”与“上海精神”一脉相承。“两个构建”是以全球和世界的眼光思考人类未来提出的“中国方略”,其提出的关于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理念与“上海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是在新形势下对“上海精神”的进一步升华,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指明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更加宏大的目标。“两个构建”还与上合组织发展相辅相成。“两个构建”为上合组织理念升级、重新焕发活力提供了重要契机,未来上合组织不仅要继续积极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促进区域发展和繁荣,而且要放眼全球,通过打造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努力成为推进“两个构建”的重要平台;上合组织具有成为“两个构建”先行先试地区的先天优势,其成立以来在安全、经济、人文上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奠定了成员国合作的制度基础,相应建立了合作机制,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带一路”建设
为上合组织注入新动力

  作为“上海精神”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中国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各方培训多种人才、在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框架内设立专项贷款等举措,于实干中浇筑合作的坚实基座,在创新中拓宽上合组织发展的阳光大道,为合作共赢写下务实担当的生动注脚。
  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迄今,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并且取得丰硕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作为上合组织核心区域的中亚,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域。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与上合组织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成员国在构建命运共同体道路上迈出日益坚定的步伐。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为上合组织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强化了上合组织经济功能,使其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有效对接。另一方面,上合组织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重要平台,成员国利用成熟的协调机制,积极推动具体合作项目落实。
  “我们要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地区贸易便利化进程,加紧落实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等合作文件。”在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再次指出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无论是上合组织8个成员国、还是观察员国,都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一带一路’建设与上合组织存在天然的‘亲缘’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五年来对上合组织各成员间互联互通以及某些重点区域、枢纽与关键节点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在当今国际形势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下,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并同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建设以及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等各国发展战略对接,上合组织可以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济南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葛金田教授说,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这为青岛乃至山东加快融入“一带一路”进程提供了重要机遇。要通过建设这一示范区,尽快把青岛乃至山东建设成为连接亚太、中亚、中东欧市场的一个重要枢纽平台和贯通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充分彰显山东在“一带一路”开放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五年来“一带一路”的进展,对于上合组织互联互通,对欧亚大陆不少重点区域、枢纽与关键节点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接下来,“一带一路”的政策沟通,将进一步促进上合组织安全合作;“一带一路”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与资金融通,将推进上合组织区域经贸合作各项协议的更快落实与执行;“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则将提升上合组织各方的社会人文互动与社会认同。
  上合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表示,上合成员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近年来,上合各国都确定了各自的国家发展战略,找到了共同的经济增长点。相信上合各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将不断深化。
  青岛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具有核心枢纽的地位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位于青岛的一所以能源科技和教育为主的著名高校。黄方介绍,按照“广泛交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总体部署,学校先后与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50所大学和学术机构,以及“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为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项目的开展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相信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必将极大推动中国石油大学与上合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为我国的能源科技和教育工作带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立即打开 权威 价值 品质 第一时间阅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