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元管理”转向“多元治理”

创新社区治理打造“温度之城”

  城乡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建设有温度的城市,正是从建设有温度的社区开始。近年来,济南市民政局在全市上下大力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培育多元化社区治理主体,开展村(社区)协商民主,促进社区的形态更新和功能更新,初步实现了社区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

  □ 本报记者 晁明春
  本报通讯员 李越千 陈吉彬 吴俊旭

党建引领——
城乡社区治理按下“加速键”

  基层党组织担负着领导社区治理的重要职责。济南市始终强化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让红色动能辐射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推动社区发展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济南共辖112个街道29个镇711个社区居委会4548个村委会。依托街区、片区、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等,一般以300户左右划分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规模较小的社区,则可以优势互补,由相邻的几个社区建立联合党委,发挥优秀党组织作用,推动组织融合、资源整合。
  济南市民政局与市委组织部密切配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社区治理的核心,注重在党建体系构建上出实招,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见实效,全力塑造社区治理特色品牌。近年来,该市3个区、2个街道和9个社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天桥区“五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和市中区“四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先后被民政部评为“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同时也涌现出了陈叶翠、田象霞、刘云香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知名度的社区专职工作者。
  同时,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健全完善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四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机制,实现社区治理组织良性互动和顺畅沟通。
协商民主议事——
由“代民做主”变“由民做主”

  2001年,刘云香当选槐荫区中大街道裕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竟是“停车难”:裕园社区车辆有400多辆,而停车位不足200个,怎么破解?
  在充分征求居民建议的基础上,刘云香前期制订了一个车辆规范管理方案,逐步清理了僵尸车、外来车辆、大型车辆,剩下的就是社区居民车辆管理的问题。然而,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小区大型车辆如何管理?探亲访友车辆该怎么办?
  有着充分协商民主议事经验的刘云香说,“有问题不怕,把问题当作社区发展的资源,充分发挥多方力量参与社区多元共治,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问题总能解决。”
  一连8次协商会开下来,总算有了一个解决方案,由交警部门协助安装电子监督设备阶段、安装完之后协商民主制定出收费标准、进行居民自管或引进专业的物业来管理……接下来,就是社区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
  “社区是我家”。此后,裕园社区协商的议题扩展到了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17年的努力,让这个曾经脏、乱、差的老旧开放式小区改变了模样,“大槐树下的邻里情”传遍全国,跨入了“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行列。
  城市发展越快,带来的问题也就越多,社区治理的方向在何处?裕园社区变“代民做主”为“由民做主”,激发群众真正当家做主的内在动力,走出一条民事、民议、民决的协商治理新路子。这样的社区在济南不在少数。目前,全市建立了居民议事会、百姓说事厅、楼院长杂谈会等1450多个协商议事平台,先后协商解决了老旧小区供暖供气、街区路面改造、建设小区公厕等公共事务2300多件,错时停车、文明养犬、棚改回迁选房等民生实事3700多件,居民财产继承纠纷、重复信访案件等突出矛盾600多件。特别是在创建文明城市、拆违拆临、城市提升工程等重点工作中,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协商,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
提供坚强保障——
办公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很难想象,17年前刘云香刚到裕园社区时,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只有30多平方米。而现在,1300多平方米的服务场所功能齐全,面积扩大了40多倍。“是我们用真心实意、细致周到的服务,解决了开发商的难题,换来了1000平方米。”刘云香感慨地说。
  现在好了,济南市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建住宅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房规划、建设和移交管理的通知》《关于开展清理和完善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在全国率先规定社区办公用房底楼服务场所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新建小区社区综合服务用房问题在全省第一个实现“五个同步”,即社区综合服务用房与开发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核实、同步验收。
  新建小区可以从规划上保障社区综合服务用房问题,那老旧小区怎么办?“在农村,从2017年开始,市里每年投入20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在城市,从2018年开始,启动老旧小区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里每年投入4000万元,通过新建一批、购买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置换一批的办法改善、提升老旧小区社区综合服务用房。”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计划通过三年的时间,到2020年底全市80%的社区都达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
  除了在场所上的保障,近年来该市在社区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上也逐年提高,2017年,社区居委会人员补贴标准去年已达到人均每月5333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位。社区办公经费按照每千户2万元标准核拨,并按照每个社区20万元标准拨付群众工作专项经费。今年,济南市在全省率先落实社区专职工作者工作报酬标准比照当地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工资水平确定,参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社区办公经费按照每千户每年不少于2万元的标准核拨,每个社区每年不低于6万元。
“全科社工”模式——
从“一专”到“全能”

  近来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济南许多社区的办事大厅已悄然换了新颜,一站式的服务柜台被重新设计和布局,形成成块的综合化、多功能的折叠空间,实行敞开化、一体化办公,打造成有温度的“社区会客厅”。
  变化不仅是办公环境的改变,工作人员也由原来的一人负责一项或几项业务,实现了“全能”。如今,只找一个人,能办所有事。这正是济南市民政局从提升在社区专职工作者服务能力入手,探索推进社区服务供给侧改革,在全市推行“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模式带来的新变化。
  “到社区居委会办理某项业务,却赶上负责的工作人员外出开会或入户走访,那就要至少再跑一趟。现在,一名专职社区工作者能办理全部的60多项业务,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效率。”作为试点单位的负责人,历下区建筑新村街道办事处和平新村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薛倩感受颇深。“‘全科社工’模式的推广,不仅做到了‘一窗办理、全科服务’,避免了‘跑空趟’现象,更释放了大量的社区工作人员,节省下的人力可以投入到社区管理服务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薛倩介绍,现在社区坐能“一门式”受理群众诉求,动能走入网格洞察社情民意,前台每天只留2名工作人员,其他的全部下到社区巡查服务。以往需要老年人每个季度到社区进行的老龄认证,也改为工作人员上门认证,实现了从“柜台服务”到“现场服务”的有效融合。
  城市管理精细化的目标,必然要求社区治理走向精细化。“全科社工”正是把分散的社会服务管理功能进行叠加,使社区管理和服务能迅速在网格的“经纬网”中找到“坐标点”,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服务”,真正实现“琐事不出格,小事不出居”,让居民少跑腿、好办事。
  社区治理专业化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仅历下区“全能型”社区工作者已超过400多人,政策法规、工作流程、业务操作等规范化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等待、再来、折腾的现象再难觅踪影。
  在对人才专业做“加法”的同时,济南市14个部门还联合深入开展社区减负增效专项行动,明确30项社区居委会依法协助政府开展工作清单和12类村(社区)可以开具的证明材料清单,为社区工作事务做“减法”。

立即打开 权威 价值 品质 第一时间阅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