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黑变白”矿区成湿地

绿色能源——
  □ 本报记者 陈辉 王琛

  在兖煤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内,一枚枚拇指长度的椭圆形煤整齐摆放在展示托盘上,旁边是几台大小不一的炉具。“这就是我们蓝天工程的主要成果之一——洁净型煤和解耦环保炉具。”工作人员介绍。
  “现在集中燃煤的污染状况已经得到改善,真正的硬骨头是散煤。煤改气、煤改电或其他技术,面对分散广、数量多的散煤用户尤其是农村用户,往往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兖煤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磊对煤炭有着强烈的感情。蓝天公司是兖矿集团一号工程——“蓝天工程”产业化的实施者,其独有技术能将普通烟煤转化为洁净煤,让煤炭也能变成清洁能源。
  兖矿集团与高端科技研发团队合作,围绕着煤与炉具,突破了七项关键技术。“洁净型煤+环保炉具”的组合具有易点燃、上火快、无异味等特点。相比散煤燃烧,通过煤炉匹配,能达到烟尘减排90%、二氧化硫减排60%、氮氧化物减排40%、一氧化碳减排70%以上,达到国家工业排放标准。
  经示范应用,“洁净型煤+环保炉具”的使用成本分别是煤改气、煤改电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而且户均取暖设施投资减少三分之二,取暖热效率则提高了30%。以邹城市为例,用户室内温度比往年平均提高了3度左右。
  蓝天公司将由林木化石演变而来的煤炭“由黑变白”,重返绿色清洁之路。同样,新巨龙公司也让因采矿出现的大面积塌陷地“返璞归真”,化为林木,重绘绿色生态画卷。
  7500亩满目滴翠、错落有致的经济林泛起层层碧浪,大片的蒲草、芦苇在2000亩的湿地中“野蛮”生长;另外2000亩的湖泊中野鸭成群,水鸟结队盘旋在上空。
  没人能想象这里曾是巨野县新巨龙公司的一个遍布矸石堆、杂草丛生的采煤沉陷区,这家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投资开发建设的特大型煤矿通过不断地治理与保护,让一道大地上的“伤疤”变身为镶嵌在矿区中的“明珠”。
  “现有经济林7500亩、共300万株,主要有碧桃、海棠、五角枫等56个品种,上半年销售苗木200多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隶属于新巨龙、负责矿区治理的龙美公司经理曹军说。
  一路向南,记者来到位于园区中部的省级湿地公园,这里逐步建成了从水藻、芦苇苗到芦苇荡,从小鱼、小虾到几十种生物繁衍的生态湿地公园。目前,湿地每年可吸引天鹅、灰鹤、白鹭、灰鹭等几十个品种、数十万只鸟类在此繁衍生息,极大改善了生态环境。
  园区的最南端是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两栋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给人以置身热带雨林之感。莲雾、木瓜、火龙果等数十种热带水果在这里“喧宾夺主”。智能温室负责培育引进的新品种,位于温室右侧的32栋日光大棚负责规模化栽种。
  “来,吃点水果!刚刚摘的!”一位工作人员端着切好的红心火龙果和香蕉。“放心吃,整个农业园都不打农药、不上化肥,优先供应职工餐厅,还会定期给矿上的工人们送时令果蔬呢!”曹军笑着说。
  截至目前,新巨龙治理塌陷地18000亩,相当于2个杭州西湖的水面面积。

立即打开 权威 价值 品质 第一时间阅读大众日报